本報訊 (通訊員 楊林 張婷)12月6日,筆者從科技部幫扶團柞水執行團(以下簡稱“幫扶團”)獲悉:自2012年科技部定點幫扶柞水縣以來,先后向該縣選派了5批科技幫扶團,累計派駐9名掛職干部。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08億元,實施幫扶項目44個。其中,2023年投入幫扶資金1001萬元,引進幫扶資金1161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8個。
今年以來,幫扶團把科技支撐鄉村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統籌科技資源與特色產業精準對接,為柞水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幫扶團通過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全力支持柞水“一主兩優”主導產業技術攻關。截至目前,黑木耳與珍稀菌周年化立體套種模式和食用菌代用料高值多代循環利用模式已試驗成功,富硒木耳培植、中藥材林下生態種植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瓶頸喜獲突破,食用菌栽培智能數字化監測與遠程調控系統、智能巡檢機器人、柞水特色農產品種養殖智慧管理平臺、中藥材質量溯源體系等相繼示范應用。
幫扶團以國家創新型縣建設為抓手,以商洛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優化提升為重點,打造了一批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樣板工程,力推特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集群式發展。2023年,全縣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70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李玉院士工作站被認定為省級工作站,下梁鎮西川村被認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科技示范村,秦創原(柞水)創新促進中心掛牌運行,柞水縣通過全國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終期評估。
幫扶團建立了以科技特派員為核心、“三區人才”等為重要補充的科技服務隊伍,組建了科技助力柞水可持續發展咨詢專家組,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建議和技術指導。國家科技特派團聚焦食用菌、中藥材、草莓三大產業,引進宜栽新優品種14個,解決技術問題25項,培養當地技術骨干43人。2023年,共籌辦各類技術、人才培訓21場次,累計培訓鄉村基層干部、專業技術人才747人。
幫扶團聯系對接中央單位工會組織采購柞水農特產品30多萬元,幫銷柞水農特產品133.8萬元,邀請33位客商上門拓寬柞水木耳銷售渠道。協調對接科技部系統、上海交通大學等,向柞水縣捐贈了價值50萬元的電腦、圖書、醫療物資等。組織開展科普教育、勵志宣講、勞動實踐進校園活動6場次,提升了柞水縣青少年科技素養和文化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