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9日電 (黃盛)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8日消息,三家交易所同日發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并自2月8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總體來看,滬深北三家交易所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均聚焦建立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框架和環境信息披露、社會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披露、過渡期安排及緩釋措施等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三家交易所發布《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有助于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引導各類要素向綠色可持續領域聚集,促進雙碳目標實現和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五種能力和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也有助于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上市公司從同行脫穎而出,獲得市場和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從而進一步提高估值水平。
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助力構建可持續發展規則體系
在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框架方面,三家交易所均明確了上市公司的披露內容及披露原則,要求公司在雙重重要性披露原則下,圍繞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管理、指標與目標四個核心內容對擬披露的可持續發展議題進行分析,提高可持續發展披露數據的可讀性和有效性,提升上市公司披露質量。
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三家交易所明確了上市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污染防治與生態系統保護、資源利用與循環經濟的信息披露要求。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通過披露轉型計劃、應對措施等,促進上市公司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將防治環境污染、循環利用資源等融入公司發展戰略。
在社會信息披露方面,《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設置了鄉村振興、社會貢獻、創新驅動、科技倫理、供應鏈安全、平等對待中小企業、產品及服務安全與質量、數據安全與客戶隱私保護、員工等重要社會信息議題。
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方面,《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按照不同議題及重要性建立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制度、控制措施和程序情況等,并披露反貪污反賄賂、反不正當競爭相關情況。
在過渡期安排及緩釋措施方面,滬深兩市均要求屬于強制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上市公司應在2026年4月30日前發布2025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首個報告期上市公司無需披露相關指標的同比變化情況,對于定量披露難度較大的指標,可進行定性披露并解釋原因;在2025年度、2026年度報告期內,披露主體難以定量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風險和機遇對當期財務狀況影響的,可僅進行定性披露。北交所不對可持續發展報告作強制性披露規定,鼓勵公司“量力而為”。
優化綠色資源配置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據介紹,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離不開更加有效的金融資源配置。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進一步要求,做好包括綠色金融在內的五篇大文章。
為更好發揮金融服務國家戰略、支持綠色發展、踐行社會責任的作用,優化資源配置,資本市場監管部門或自律組織積極出臺相關金融支持政策,助力社會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2022年11月,中國證監會在《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中,要求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立足我國實際、符合國際趨勢、具有中國特色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規則體系,明確實施路徑,有計劃分階段逐步推廣。
作為資本市場核心機構和重要平臺,滬深北三家交易所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樞紐功能,推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積極為符合國家戰略的新興產業發展提供直接融資支持,多措并舉引導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上交所表示,近年來持續引導上市公司加強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披露,在推動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改革中積極融入綠色可持續要素。截止2023年底,上交所共10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率達到47%,披露數量和占比均創出新高。上證50、科創50指數樣本公司基本實現全覆蓋,上證180指數樣本公司報告披露率超過90%。
深交所表示,曾先后推出《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白皮書》《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白皮書》,通過分享深市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實踐及優秀案例,引導上市公司強化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意識,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北交所表示,將充分發揮“主陣地”的市場功能,深化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快提升市場建設成效,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綠色轉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